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 季懋欣醫師
這是一個溫馨的故事。
一位36歲女性,年紀輕輕卻罹過三次癌症,經過治療(含兩次開刀,三次放射,一次化療),疾病控制住。並且在2020年末成功產下娃娃。
故事從2010開始,她因呼吸變喘再經過一系列檢查後,被診斷了胸腺瘤。她接受手術,也撐過了術後的放化療療程。好景不常,一年後在大腿接近屁股地方好像有越來越大的硬塊。一檢查發現有個>10cm惡性肉瘤。所幸沒有轉移,她再次開刀與進行術後放療(66Gy)後,暫時控制住。然而惡夢卻在三年降臨,腫瘤竟然在大腿骨轉子處轉移,只好進行第三次放射治療(50Gy)。
幸運地縱使沒有後續化療,這幾年癌症並沒有復發….
在治療期間,她結婚了;在追蹤數年都沒有復發之後,竟也開始考慮要孕育下一代。
但這幾次治療為了救命,病人與醫師壓根沒想到過要凍卵。
在接受兩次骨盆器官的照射,子宮與卵巢所暴露到的劑量幾乎100%不孕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2012初診斷為癌症約有12%年齡小於45歲。這表示每8位新診斷的癌友,就有1位處於育齡階段。
卵巢是極度放射敏感的,一點點劑量就可能讓卵巢”報銷”,提早進入更年期。接受腹部或骨盆腔放療者,失去部分或全部子宮、卵巢功能是必然。
卵巢隨著年紀增大對放射線敏感度更高,低於10Gy就可能完全破壞卵巢。子宮接受標準骨盆腔放射後(45Gy),也幾乎沒有受孕成功的案例了。
病人生殖器官接受的劑量經計算: 子宮共暴露49Gy,右邊卵巢78Gy,左邊卵巢也有16Gy。這是不可能正常受孕的劑量了…病人後來尋求北醫大生殖醫學協助。由於卵巢已經暴露過高的劑量,她接受了受贈卵子,成功在自己的子宮植入胚胎受孕。病人在2020年底剖腹,成功生下健康娃娃。
這個罕見的成功案例,我們整理發表在今年二月的 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期刊上
這是文獻中,所查詢到接受最高骨盆腔劑量,而仍成功受孕的案例!
在臨床上面對年輕病人(<40歲),在放射或化療前多半會先詢問生育的意願;男生凍精,女生凍卵,在積極接受治療前有多少時間可以準備生殖;與這決定是否會影響治療。至於第四期,基於倫理蹺蹺板,也會詢問病人/家屬的意願的。
若罹癌後有小孩,只是苟且存活下去不再是唯一目標,家人更多的體貼….
只要可行,是有辦法讓癌後人生活更精采的
本文: Short communicationSuccessful live birth after repeated high-dose radiotherapy to the uterus; Reproductive BioMedicine Online,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