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 季懋欣醫師
放射治療是局部治療,因此副作用的產生通常都是在照射區域附近。頭頸癌病人接受照射約莫四週後(不論口腔,口咽,扁桃腺,下咽,喉癌,鼻咽癌),醫生最常聽到的主訴很可能就是: “整個嘴巴都是破洞,根本吞不下去!!!”
我認為頭頸癌患者治療產生的口腔黏膜炎對於生理&心理上的影響是最嚴重的。口腔黏膜炎指的是治療造成口腔黏膜受損,造成口腔內發炎。
發炎傷害慢慢累積造成嘴巴破洞,所以吞嚥疼,就越吃越少慢慢地營養不良。病人又常常為了面子拒絕放鼻胃管,不小心嗆到就可能產生肺炎住院,中斷治療,最後又讓休息前還沒”死透”的癌細胞長回來。
放射治療造成的口腔黏膜炎跟累積劑量多寡有關,在治療第三週左右,開始有疼痛感,第五~六週左右達到高峰。據統計,接受化療或放療的患者通常在治療三週後漸漸嚴重,全部病人約有30%~75%會發生,若是同步化放療(CCRT),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將近80%~90%。
口腔黏膜炎的發生,由一開始的刺激到發炎訊號的放大,一直到黏膜受損,最後在治療結束後進行修復。
要預防及處理口腔黏膜炎,必須從口腔衛生,止痛藥物及營養維持著手
口腔衛生:
曾上過 News 98 i like新鮮貨談口腔黏膜炎衛教。
因為頭頸癌常常與檳榔,菸酒扯上關係,病人的整體口腔環境是很差的。一個一直處在慢性發炎的環境,很容易再被化放療刺激,讓發炎的狀況更早出現。
嘴巴疼痛而不敢刷牙,腫瘤本身發炎,放射線治療後腫瘤死亡的”屍體”,都惡化整個嘴巴環境。隨者放射劑量累積增加,口腔黏膜炎會愈趨嚴重。病人若為了避免觸發傷口疼痛處而抗拒刷牙,反而造成細菌孳生加重症狀。
臨床上建議用軟毛牙刷與能抗發炎的牙齦膏做清潔;也能夠用優碘+清水(1:10的比例)或小蘇打水來漱口,或使用含PVP-I(碘)或非酒精成分的漱口水,一天使用三次都能有效清潔口腔,並抑制細菌孳生。PVP-I(含碘)漱口水經證實能降低30%的口腔黏膜炎發生率。
止痛與抗發炎藥物:
嗎啡與類固醇是兩大法寶。嗎啡可以非常有效的止痛,不痛時就能夠盡量維持正常生活品質;而放療產生的發炎反應,透過類固醇也能大大降低發。
臨床上的迷思: 病人”莫名地”擔心吃嗎啡,就跟”吸鴉片”一樣會上癮而硬撐著不吃
事實: 臨床上有八成以上的病人都需要嗎啡類藥物來止痛,病人因為疼痛使用嗎啡類而發生成癮的機率小於千分之一。
當成功止痛時,不僅整體身心靈得到舒緩,對治療成功的把握也會上升呢!!
常用嗎啡類藥物 (資料來源:台灣萌蒂藥品有限公司)
臨床上的迷思: 害怕類固醇,一吃就會月亮臉。
事實: 短暫服用類固醇是不會月亮臉的。因為劑量不高,短暫服用藥物的好處遠大於壞處!
類固醇能夠有效降低發炎反應,不只口腔炎,皮膚炎也可得到緩解。
切記!癌症疼痛是應該要想辦法控制住的,沒有疼痛可以大大提高生活品質
硬是擔心非醫師告訴您的副作用,只會苦了自己。我們希望治療期間,所有病人都能夠有良好的疼痛控制。所有的醫院都有嗎啡類藥物,不怕吃了沒用,只怕你不敢用。
生活照護:
病人可以選用麩醯胺酸補充品,促進黏膜修復,或是一些口內凝膠保持口腔濕潤。臨床上有黏膜”保護膜”(coating film)能暫時覆蓋一層膜,降低疼痛讓病人在這段時間盡快進食。
若因為疼痛造成進食下降,更要使用止痛藥、黏膜修復保健品,以及少量多餐”拼命吃”,來撐過治療。若是體重掉太快建議插上鼻胃管,一方面維持體重,一方面避免嗆到造成肺炎。
飲食要多補充蛋白質(癌症病人所需的蛋白質量是正常人的兩倍),以少量多餐,較軟、方便咀嚼的為主,如稀飯,燴飯。
注意成人一天需要熱量約1500- 2000卡。一罐營養補充品約300多卡,若不吃正餐,只靠補充品,大約要5 – 6瓶才能維持住體重。
我認為頭頸癌放療是所有療程中最辛苦的,除了開刀的”破相”,術後放療也會大機率發生口腔黏膜炎與放射皮膚炎。除了疼痛,嘴巴破火氣大產生的”臭味”,絕對影響正常社交的自信心,甚至對生存的渴望。
當第四週療程後,疼痛加劇,嗎啡類止痛藥與類固醇是陪伴渡過療程最好的”兄弟”,通常在治療結束後約兩週,就可以擺脫掉嗎啡類藥物。治療期間若是非常痛,少量多餐維持熱量是首要目標。
吃泡麵,冰淇淋,布丁型,只要能夠維持住熱量,短暫的營養不均衡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