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光醫院腫瘤治療科 季懋欣醫師
70歲男性有攝護腺肥大,最近覺得排尿越來越花時間跟力氣。超音波除了攝護腺較肥大,肛門檢查也感覺到左側較硬,一抽血竟發現PSA指數超過25ng/ml(正常在4左右)。經過攝護腺刮除與切片,診斷出攝護腺癌而且GS的分數是3+4,之後再做磁振造影(MRI)看到雙側攝護腺都有癌症。
攝護腺癌通常是沒有症狀的,因此早期癌症多半是因為發現PSA上升,做進一步探究所發現的,如上述病人就是診間很常看到的早期攝護腺癌表現。在診斷出癌症後,除了用MRI來看出腫瘤侵犯的程度,也需參考GS的分數(GS,Gleason score是按攝護腺組織的紊亂程度,分從1分到5分,第一個數字是標本中最常見的型態,第二個數字為第二常見型態。低風險為<6分,最差為5+5分)、PSA數值(>20ng/ml就是高風險)、有沒有淋巴或遠端轉移(最常轉移到骨頭),才能下出癌症風期與風險界定。
放射治療在攝護腺癌的治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早期攝護腺癌選擇開刀或放療都能有效根除疾病。根據臨床試驗結論,不論選擇放療或是開刀在早期攝護腺癌的存活率都是不分軒輊。
- 高風險的攝護腺癌,則以放療為主角,採用放射合併賀爾蒙藥物才能有效控制住疾病。
- 接受手術的病人,若在術後病理報告發現高風險因子(儲精囊侵犯,攝護腺包膜侵犯,淋巴轉移,殘存腫瘤…),建議接受輔助放射治療。
為了精準,病人接受放療時每天都要進行”直腸&膀胱準備工作”
我們科的病人在治療前都要先排便與解尿。在排遺之後(排空直腸)聽從指示喝下定量的水(脹膀胱)。我們希望病人每天膀胱的大小能保持一定,而直腸經過排遺也會較扁,盡量使每天膀胱與直腸位置保持一定減少直腸與膀胱發炎。
攝護腺癌的照射位置以攝護腺及儲精囊區域為主。在有淋巴轉移或是轉移風險較高的病人,除了原發腫瘤位置也會涵蓋骨盆腔淋巴結。
放射治療的標準療程約進行七到八週,而近年慢慢流行低分次的放療(單次劑量較高)約要四到六周。我們在台灣使用低分次照射的經驗相當豐富,使用任一種療程的控制率也是不分軒輊。採取短療程的病人因為單次照射劑量高,“膀胱與直腸準備工作”必須確實,才不會產生過高的副作用。
統計本科從2010- 2020/6治療的未轉移攝護腺癌病人,共368位。
約2/3是因為PSA升高檢查而發現的早期癌,而選擇不開刀進行放療來根除疾病。但也有1/3病人在診斷時,就發現腫瘤已經侵犯到儲精囊獲是直腸膀胱,甚至有淋巴轉移了。
放療後的存活率
早期攝護腺癌(第一/二期)治療後的五年存活率為87%,第三期為92%,在有淋巴轉移的IVA期為87%。長期追蹤至十年,在第一至三期攝護腺癌生存率也是近九成,在IVA期達五成。
前三期攝護腺癌在完成治療後的五年局部控制率接近90%,甚至追蹤十年後也幾乎維持在九成左右。
本科在攝護腺癌進行放療的經驗屬全國的前段班,用螺旋刀(Tomotherapy)治療攝護腺癌也是招牌之一。統計這十年接受放射治療的未轉移攝護腺癌病人,整體五年存活率近90%。在局部侵犯嚴重的第三期以上病人只要有照射五年存活率與局部控制率都較全國高,說明除了賀爾蒙藥物積極進行放療能夠延長病人的預後。
攝護腺癌治療後存活率統計 (%) | 本科5年平均 | 醫學中心5年平均 | 全國5年平均 |
I/II期 | 87 | 81.4 (II期) | 79.6 (II期) |
III期 | 92 | 82.6 | 80.5 |
IVA期 | 87 |
賀爾蒙藥物是攝護腺癌治療的重要環節
- 早期攝護腺癌可以單獨使用放療治療。
- 中晚期攝護腺癌,放療+荷爾蒙比單用荷爾蒙更能有效降控制疾病(十年控制率:75% vs 25%)
- 通常先用賀爾蒙1 -2個月後,再開始照射
- 中風險攝護腺癌建議荷爾蒙藥物四到六個月。
- 高風險攝護腺癌建議用荷爾蒙藥物(六個月以上到三年)。
- 接受手術後放療的病人,建議要放療+賀爾蒙藥物。
相較於手術切除,放療最大的優勢在於減少尿失禁與性功能喪失的副作用;但仍要注意放射性膀胱炎與直腸炎的發生。急性的症狀為拉肚子或是頻尿/難憋尿,通常可靠藥物迅速緩解。較令人擔心的是慢性直腸或膀胱炎所造成的出血,很可能會困擾病人很多年。文獻上慢性膀胱或直腸的副作用比率約在10-20%,但本科的”膀胱與直腸準備工作”扎實,嚴重副作用比率只有5-10%左右。